深化司法公开 促进司法公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诉讼服务中心 > 诉讼指南 > 立案条件 >

立案条件

关于刑事案件立案材料要求的规定(试行)

【来源:海口中院】发布时间:2015-10-23【字体:

第一节  第一审公诉程序案件
   第一条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被害人名单(为保护被害人而起诉书不宜列明的)及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名单等材料。
   第二条 起诉书一式八份,每增加一名被告人,需要增加起诉书五份。
   起诉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出生地、身份证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是否受过刑事处罚,采取强制措施的种类、羁押地点、是否在案以及有无扣押、冻结在案的被告人的财物及存放地点等;如果是单位犯罪,应写明犯罪单位的名称,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代表的姓名、职务;如果还有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按上述被告人基本情况内容叙写。
   (二)被害人的姓名、住址、通讯处,为保护被害人不宜列明的除外;
   (三)案由和案件来源。
   (四)案件事实,包括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经过、手段、犯罪事实、危害后果和罪名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情节。被告人被控有多项犯罪事实的,应当逐一列举,对于犯罪手段相同的同一犯罪可以概括叙写。
   (五)起诉的根据和理由,包括被告人触犯的刑法条款、犯罪的性质、法定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的条件,共同犯罪各被告人应负的罪责等。
   被告人真实姓名、住址无法查清的,应当按其绰号或者自报的姓名、自报的年龄制作起诉书,并在起诉书中注明。被告人自报的姓名可能造成损害他人名誉、败坏道德风俗等不良影响的,可以对被告人编号并按编号制作起诉书,并在起诉书中附具被告人的照片。
   第三条 被告人身份应附户籍证明和照片;被告人真实身份不明的,附公安机关查证的有关证明;被告人是港澳台的,附其港澳台永久居住证明或身份证明;被告人是外国人的,附其入境所持有效证件;国籍不明的,附公安机关同外事部门查证的有关证明;职务犯罪的,附职务身份证明;被告是单位的,附代表该单位出庭的代表人的职务身份证明。
   第四条 附有身份、住址、通讯处明确的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名单和拟不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的名单;但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已经作为主要证据移送复印件的,鉴定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姓名已载明,不再另行移送。
   第五条 证据目录应当是起诉前收集的证据材料目录。
   第六条 对于涉及被害人隐私或者为保护被害人人身安全不宜在起诉书中列明的,单独移送被害人名单。
   第七条 已委托辩护人、代理人的,附有辩护人、代理人的姓名、住址、通讯处明确的名单及委托手续。
   第八条 附有侦查、起诉程序的各种法律手续和诉讼文书复印件。
   被告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应附采取、变更、解除强制措施的相关手续,被羁押的应附换押票;扣押、冻结财物的应附扣押、冻结财物的相关手续;移送实物的应附移送清单,不移送实物的应附原物照片、清单及存放地点。
   第九条 附有能够证明指控犯罪行为性质、情节等内容的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包括:
   (一)案件侦破证明;
   (二)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证明犯罪事实的主要证据;
   (三)作为法定量刑情节的自首、立功、累犯、中止、未遂、防卫过当等证据;
   (四)作为酌定量刑情节的前科、坦白、退赔等证据;
   (五)收缴赃证物证明、赃物的附价格证明,
   (六)经济犯罪案件附有关财务帐目、凭证单据和会计鉴定或有关机构不能出具会计鉴定的情况说明。
   (七)被害人身份证明。
   第十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符合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审理的案件,可以在提起公诉时书面建议人民法院适用该意见审理。
   第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建议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制作《适用简易程序建议书》,在提起公诉时,连同全案卷宗、证据材料、起诉书一并移送人民法院。
   第十二条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附有民事起诉书、民事原告、法定代理人身份证明、相关证据材料及通讯方式。
第二节 自诉案件
   第十三条 自诉人或被害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刑事自诉,应提交自诉状、指控犯罪的证据等材料;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还应当提交刑事附带民事自诉状。
   第十四条 自诉状一式两份,每增加一名被告人需再提供自诉状副本一份;自诉人书写自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告诉,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作出告诉笔录,向自诉人宣读,自诉人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按被告人人数复制告诉笔录。
   第十五条 自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自诉人、被告人、代为告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
   (二)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和危害后果等;
   (三)具体的诉讼请求;
   (四)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称及具状时间;
   (五)证人的姓名、住址及其他证据的名称、来源等。
   自诉状一式两份,每增加一名被告人需再提供自诉状副本一份。
   第十六条 已委托辩护人、代理人名单及委托手续,应当列明辩护人、代理人明确的姓名、住址、通讯处。
   第十七条 被害人不能告诉,由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代为告诉的,代为告诉人应当提供与被害人关系的证明和被害人不能亲自告诉的原因的证明。
   第十八条 自诉案件,告诉人应当提供能够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材料。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案件
   第十九条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和近亲属、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刑事判决、裁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的,除依法可以口头上诉的以外,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三份。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抗诉的,应提交抗诉书一式八份,每增加一名被告人,增加抗                                                                           诉书五份。
   第二十条 上诉状内容应当包括:
   (一)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的文号和上诉人收到的时间;
   (二)第一审法院的名称;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三)提出上诉的时间;
   (四)上诉人签名或者盖章;
   (五)如果是被告人的辩护人、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的,还应当写明提出上诉的人与被告人的关系,并应当以被告人作为上诉人。
   第二十一条 已委托辩护人、代理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材料和委托授权手续。
第四节 刑事审判监督案件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提出申诉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诉状,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申诉的事实与理由; 
   (二)原一、二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经过人民法院复查或再审的,应当附有驳回通知书、再审判决书或裁定书; 
   (三)以有新的证据证明原裁判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为由申诉的,应当同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
   (四)申诉人的身份证明材料,有委托代理人的,附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
   第二十三条 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应当提交抗诉书一式八份,每增加一名被告人,增加抗诉书五份。
   第二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以“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为由提出抗诉,抗诉书应当附有新的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
第五节  减刑、假释案件
   第二十五条 执行机关移送减刑、假释案件,应向人民法院提交下列材料:
   (一)减刑、假释建议书;
   (二)终身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制件;
   (三)犯罪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实施的书面证明材料;
   (四)罪犯评审鉴定表、奖惩审批表。
第六节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中要求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除有明确规定外,均为一份。
   第二十七条 提供的身份证明材料为复印件的,应同时提供原件,并经人民法院核对无误。

2015年10月23日
打印】【关闭